5月10日下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2022年第5次集中(扩大)学习。校领导,党委委员,党委组织人事部、党委保卫部、工会办公室、院长办公室、教务处、科学研究处负责人,水利与电力学院、机械与电气学院院长参加了学习。党委书记向家文主持。
与会人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讲话精神,习近平在视察文昌航天发射场时讲话精神,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讲话精神,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的老教授、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精神,习近平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若干措施》精神,中央及湖北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及湖北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王蒙徽任湖北省委书记以来在湖北各地调研时讲话精神,《信访工作条例》《职业教育法》《湖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布局 服务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通知》《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湖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发改委关于2022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
党委书记向家文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共持续四天。总书记行之所至,关注的是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科技创新、改革开放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都具有“要跳出海南看”的特征。经略一岛,关乎全国。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国之大者”。抓好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就是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更要学思用结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贯彻到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奋斗征程中,立足岗位、努力工作,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体现学习的效果。
校长熊绪指出,要牢牢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加强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引导广大教师立志成为“经师”和“人师”统一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神圣使命,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省级“双高”院校建设全过程,培养“听党话、跟党走”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党委副书记陈欣指出,要深化学校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支持机制,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引才用才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人才优先发展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确保学校重大教育教学、产研合作、科技服务项目等取得成效,释放人才活力,形成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要引培结合,完善师资队伍、管理梯队建设,加强对25至45岁年龄段青年人才的培养培训,构建全链条培养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面临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安身、安心、安业。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引进、培养、使用机制,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学校教师双向互聘,双向流动。
副校长刘文胜指出,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坚持“五育并举”,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始终把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师生“急难愁盼”问题,让师生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借力巡视整改,推进依法治校,在全面梳理学校各类制度的基础上,促进学校内部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不断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水平,进而推动我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纪委书记刘合强指出,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深入剖析人类面临的新挑战、新课题,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加速演进的进程中,学校事业发展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当下,我国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职教行业迎来春天,要坚定“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的信心,从党史中汲取“奋进之力”;要凝聚“冲出迷雾走向光明”的同心,汇集全体教职工及校友的“团结之力”;要彰显“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决心,向师生们传递“为民之力”。正如习主席所说:只要我们携手同心、行而不辍,就一定能汇聚起合作共赢的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
副校长卢俊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引领性产业。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对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新部署,涉及交通、能源电力、水利、信息技术、物流、城市建设等多个产业发展需要,这些都与我校的专业布局相契合,这对学校开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要紧跟政策,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对接产业、发展专业,加强与相关企业联系对接,积极开展订单班、职工培训,服务行业企业发展,服务学生就业创业,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找到新的发力点。
副校长杨辉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重视教育中“阅读”的地位,掀起“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热潮,对于修身养志、增长才干、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思想文化素养、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号召全体教师对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谨治学、甘为人梯,发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党委委员李华农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和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是党的宗教工作和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民族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民族工作的总纲要。要按照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坚决防止宗教组织在学校传播宗教、发展信徒、设立宗教场所、建立宗教团体和组织。要做好有宗教信仰师生的引导工作,团结各民族师生,与学校发展同向同行,共同画出最大同心圆,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最大力量。要加强学校宗教工作、民族工作队伍建设,对从事与宗教、民族工作有关的干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提升工作能力。
其他参学人员也交流了学习体会。(审稿人:詹杏芳)